11月25日,NBA常规赛激战正酣,开拓者半场以65比53领先雄鹿。上半场比赛中,中国球员杨瀚森未获出场机会,而开拓者中锋克林根出战13分钟,贡献4分、6篮板、3助攻、1抢断和1盖帽,正负值为+6。队友罗威也在9分钟内拿下4分、2篮板和3盖帽,表现高效。
不过,场上也出现了一些值得关注的战术对位。媒体人“只关于篮球”在分析中指出,克林根在面对雄鹿的波蒂斯时,防守端显得较为被动。波蒂斯在第一节连续命中三记三分球,而此前特纳也曾远投得手,这让克林根的防守陷入两难。
当一名习惯蹲守内线的中锋,遭遇擅长外线投篮的空间型中锋时,防守往往变得十分被动。如果克林根选择跟出外线,容易被对手突破,导致内线失守;若他退回篮下,又无法有效干扰对方投篮。这种局面,正如许多球迷所言,让防守球员如同“坐牢”般左右为难。
本场比赛的上半场,不仅展现了球员的个人能力,也反映出现代篮球中位置打法的灵活性与挑战。如何平衡内外线防守,已成为许多球队和球员需要持续探索的课题。
